项目选址:位于中华福寿山游客接待中心东侧,与游客中心一河之隔;
规划用地:建设用地约24,689.94㎡(约37.03亩);
建设规模:总建筑面积约11,753㎡;
接待能力:设置接待中心、客房组团与公共配套(餐饮、会议、康体等),形成“接待—客房—配套”完整链条;
项目投资:总投资估算约11,642.31万元。
设计理念:
项目以“自然共生、文化嵌入、低干预建设”为核心路径:一方面充分尊重山地地形起伏,采用阶梯式场地策略与视线优化,使建筑与景观相互融合,获得面向中华福寿山的最佳观景界面;另一方面在材料与技术上强调环保与耐久性,倡导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度假体验。
整体空间以“接待区—配套区—住宿区”分区组织,客房区集中、公共服务面向游线布置,并通过人行与车行系统实现组团化连通,保证运营效率与到达便利。
在体验层面,项目主张“自然与文化的双向叠加”,以在地景观与地域文化叙事构建高端野奢样本,同时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文化交流的窗口型载体,形成区域文旅新地标与产业升级引擎。




